close

我從以前到現在很害怕面試,可能是我的自我認同度不夠,也可能向來是乖寶寶,面試對我來說,是一種揭開瘡疤的一種考驗,面對自己的怯弱跟不足。

楊老師在演講中曾說:「別讓自己乏善可陳!」從履歷表從自己擬稿出來的自我介紹中,我發現,我做得豐功偉業還不夠多。自我介紹,我把它定義成商品的廣告,很多小事情堆起來固然很好,但我認為不太吸引人。我對內容來說是這麼看的。

我有過一個人單獨面試,很緊張,因為考官的注意力跟針對點都是我。這次是七位夥伴一起面試,還是很緊張,場合太隆重莊嚴了,三天之後回想起來,真的會微笑!什麼是夥伴?我認為是面對共同難題,同在一艘船上的一群人。那麼大家一起列隊排線,一起讀故事,一起盯著麥克風,聽著每個人的故事闡述,彼此為彼此捏把冷汗,一起被面試官提醒,回到大廳,互相勉勵:終於結束了,辛苦你了!那種飽受驚恐後如釋重負的感覺,很珍貴很難忘。

回想起在一號教室的面試,就算緊張,還是要講話,自己對自己,自己對面試官,自己對身旁併排坐的夥伴,下了心理戰,先發制人,還是留最後,該講什麼,說真的每想太多,最後都是要輪到我。我知道我卡了詞,我知道我眼睛亂飄。個話題,我好像是我眼睛畫面不斷打轉,嘴巴一直講,腦袋一直想句子,唯一有意識的事實是我站起來身體一直伸縮彈跳這件事。

我很喜歡故事,因為它是第三人稱的敘述,卻不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。我認為演講中,我最表達的就是故事,我有畫面,肢體會擺動,讓我想到了李一中學長,或許他也很有畫面吧,只是嘴巴就說不溜。志工時期的台宣有了一些經驗,每次都是逐字稿起家,我有發現,一脫離主詞稿,自由發揮時,我會多說很多字,讓它像個完整的句子,例如說:我有接觸畫圖。會變成:我接觸過很多畫圖這方面的才藝,在我還小的時候。慢慢講到是還好,只是我把它歸類為冗言贅字。

再來,我在演講得過程中,發現到因為有畫面而自然比手勢。另外,我會下重音,我很有感覺到聽著欣貽跟欣憶每次發表,有這樣的特色。常我講話,常常被說語句平順沒抑揚頓挫,最近潛移默化運用了這重音法,我沒問過對方聽起來如何,我倒是認為有自信,有節奏多了,當平淡時來個重音語調,就有一種說話活過來的感覺。

台宣或檢討會分享,常常被郁芳助教糾正台上扭來扭去,或是駝背縮成一團,他建議我抬頭挺胸,然而我還是發現我面試發表,說著說著又不自覺縮進去了,可能我的頭一直向前伸吧,我試著演講時,手勢前後擺動,這樣頭會向後縮,有意識到之時,身體會跟著挺直,下次可以試試看。

這次的面試,我把它訂為一種體驗面試,到了職場,或許都是這樣的模式,測驗臨場反應,測驗接不接的住讓你搖擺不定的痛處問題。我學到了:太順利太安逸而不敢去嘗試,反而更活的空白。被打槍,被挑弱點或盲點,會在冥冥之中摸索到自己的面向,至少得到了一點點的勇敢。

西裝外套該換小的尺寸,領帶也該換亮一點的,從服裝形象開始改造,親和力應該會提升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乘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